首页 杏彩娱乐平台送彩金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杏彩娱乐平台送彩金 > 新闻动态 > 【我的课堂】教我如何不爱她​——《再别康桥》授课实录

【我的课堂】教我如何不爱她​——《再别康桥》授课实录
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20:26    点击次数:169
【我的课堂】

2015年唐山市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一等奖

2016年唐山市一师一优课

2016年第五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优秀课例二等奖

教我如何不爱她

——《再别康桥》授课实录

张金波

(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)

图片

课型:讲读课

教学目标:

1.体会新月诗派的“三美”(建筑美、音乐美、绘画美)主张在《再别康桥》中的体现。

2.通过朗读,理解诗歌的“情感美”,理清作品情感变化的线索。

教学重点:体会新月诗派的“三美”(建筑美、音乐美、绘画美)主张在《再别康桥》中的体现。

教学难点:通过朗读,理解诗歌的“情感美”。

理清作品情感变化的线素。

教学方法:诵读法、比较法。

教学时数:1课时

教学过程:

一、激趣导入

【幻灯片 A 】剑桥大学的照片。

教师解说(配乐):这就是英国的剑桥大学。剑桥大学是世界闻名的高等学府。不过,我们今天说起它,却是因为它和一位中国诗人的不解之缘。

【幻灯片 B 】徐志摩的照片和简介。

他出身富豪之家,生活优越。他生性浪漫,执拗地把“剑桥”译为“康桥”。也许是在冥冥之中,康桥在遥远的异国召唤着他,让他抛开一切功名利禄,带着对爱、自由和美的向往,投身康桥的怀抱。是康桥,唤醒了他的性灵;是康桥,激发了他的诗情。他,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康桥。所以,他第二次来到了康桥。当离别的钟声敲响的时候,他的心中该有多么的不舍!此时此刻,他愿意用他全部的身心,把对康桥的爱恋化成一首诗,轻轻地吟唱。

(板书:再别康桥  徐志摩)

二、明确学习任务

师:很多人第一次读到别康桥》,都会觉得这首诗太美了。而“美”也正是徐志摩在诗歌创作上的重要追求。我们今天的任务,就是发现《再别康桥》之美。

(板书:美。)

三、纸上玄机——建筑美

师:诗人用全部身心创作的作品,也需要我们调动全身的感官去感受。王朔有一本小说,《看上去很美》。对于《再别康桥》,我们不必细读,只一眼看上去,就觉得很美。这种美必须把它写在字面上才可以感受。

教师启发:从诗句的布局看,会有什么发现?

师:全诗七节,每节四句。为了更好地理解《再别康桥》诗句的布局,我们不妨把它和唐诗对照来看。

【幻灯片 C 】王昌龄《出塞》

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

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

师:这首《出塞》,一共四句,每句七字。如果用长方格代替诗句,看起来会更加直观。

【幻灯片 D 】《出塞》的诗句图示。

【幻灯片 E 】《再别康桥》的诗句图示。

生:《出塞》的诗句结构非常整齐,每句首尾严格对齐。而《再别康桥》每两句前后错开。但是全诗七节组合起来,每节的结构又保持一致,于参差错落中又呈现出一种整体美。

师:我们把这种美叫什么呢?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讲究错落有致,《再别康桥》的诗句排布方式恰和它有异曲同工之妙。和徐志摩有着同样美学追求的闻一多先生有一个形象的叫法:建筑美。

(板书:纸上玄机——建筑美)

四、唇齿之间——音乐美

师:好的诗歌写在纸上是一种美,读出来也是一种美。这种美需要我们在唇齿之间去感受。

(板书:唇齿之间。)

师:用耳朵去感受什么?当然是诗歌的韵律。不管古诗还是现代诗,都讲究韵律。那么诗歌的韵律一般体现在哪些地方?

生:押韵、停顿(节奏)。

师:为了更好地理解《再别康桥》的韵律,我们还是把它和唐诗对照一下。

【幻灯片】王昌龄《出塞》

秦时/明月/汉时关,

万里/长征/人未还。

但使/龙城/飞将在,

不教/胡马/度阴山。

师:先看押韵。唐诗偶数句押韵,首句可押可不押,押平声韵,中间不换韵。《再别康桥》偶数句押韵,每节一换韵,且韵脚不分平仄。

师:再看停顿。(找一生读《出塞》,找一生读《再别康桥》。)唐诗停顿规律性强,节奏整齐一致。而《再别康桥》的停顿没有明显的规律。

师:总体来看,《再别康桥》的押韵、停顿更加自由,使诗歌呈现一种更加自由、开放的韵律美。

师:秀秀我们的声音吧。用我们己的声音传达一下《再别康桥》的韵律美。

学生朗读。

师:美妙的诗句用声音呈现出来,就有了一种音乐般的美感。闻一多先生把这种美称之为“音乐美”。

(板书:唇齿之间——音乐美。)

五、色之舞蹈——绘画美

师:王维是唐代的山水诗大家,擅长描绘山水景物。山水景物在王维笔下,经过排列组合,构成了一幅幅至美的山水画卷。北宋的大文学家苏轼对王维的山水诗有一个十分精当的评价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。用“诗中有画”来形容徐志摩的《再别康桥》同样非常恰当。诗的每一节几乎都是一幅画面。这种美,闻一多称之为“绘画美”。这(板书:色之舞蹈——绘画美)

师:诗中对康桥景物的描绘主要集中在第2-6节。我们以2一4节为例,品鉴《再别康桥》的绘画美。

师:这三节主要描写哪三个画面?

【幻灯片】河畔金柳、水底青荇、榆阴潭水。

(1)河畔金柳

师:这幅画面中,描写了哪些意象?

生:金柳、波光、艳影。

师:看到“金柳”这个意象,我就有一个疑问:康河两岸只种了柳树吗?为何诗人只写了柳树呢?

明确:中国自古就有折柳送别的习俗。柳与留谐音,天是诗人常常借柳来表达离别之情。显然,这里的“柳”是诗人有意为之,徐志摩借“柳”来表达对康桥的依依不舍的深情。

师:为什么叫“金柳”呢?

生:夕阳西下,霞光满天,给柳树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。

师:一个“金”字,特别能给人色彩的联想,让人很容易地想到夕阳照耀下的柳树的金碧辉煌的形象。甚至可以说,“河畔金柳”这个画面很大程度上是“金柳”这个词带给我们的。

师:这一节中,哪个词用得最为生动?

生:荡漾。因为它既写出了水波摇动的景象,又传达出诗人内心对康桥景物浓浓的喜爱之情。

(2)水底青荇

师:这幅画面中,描写了哪些意象?什么颜色?

生:青荇。青。

师:哪个词最生动?

生:招摇。它具有拟人的意味,既写出了青荇随水波摇动的轻柔舒展的美好姿态,也含蓄的写出了诗人陶醉于康河美景的愉悦的心情。

(3)榆阴潭水

师:这幅画主要写了什么意象?哪个字能给我们色彩的联想?

生:潭水。

师:潭水是什么颜色呢?

生:碧色。

师:潭水仅仅是碧色吗?哪些词能给我们色彩的联想?

生:天上虹,彩虹。潭水也应该是五彩斑斓的,因为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着夕阳的光辉,也变得色彩斑斓。

师:说得好!我们必须注意诗人写景的时间点。金柳是金碧辉煌的,潭水同样色彩丰富。都是因为夕阳的作用。白居易的《暮江吟》有“一道残阳铺水中,半江瑟瑟半江红”的句子,描写的也是夕阳酒在水面的景象。大家不妨想象一下。

师:这一节哪个词最生动?

生:揉碎。形象地写出了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着夕阳的余晖的画面,水面上像洒了一层碎金子一般。

师:纵观三个画面,诗人主要使用什么样的词语来突出画面感?

生:都使用了色彩感强的词语,比如金柳、青荇、天上虹、彩虹,都使画面变得丰富多彩,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,仿佛身临其境。

师:以上我们欣赏了诗歌的建筑美、音乐美、绘画美。而这“三美”,也正是诗人所在的诗歌派别在诗歌创作上的共同追求。

【幻灯片】新月派和“三美”简介。

新月派: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,受泰戈尔《新月集》影响。以《晨报副刊》、《新月》月刊为阵地,主要成员有闻一多、徐志摩、朱湘、梁实秋等人。

“三美”:新月派的新诗主张。闻一多提出“三美”即“音乐美、绘画美、建筑美”,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。“音乐美”强调“有音尺,有平仄,有韵脚”。“绘画美”强调词藻的选择要有色彩感;每一句诗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画面。“建筑美”强调“节的匀称,句的均齐”、其主要目的是在诗的内容和诗的格式上都拥有美。

六、教我如何不爱她——情感美

师:诗歌三美,美则美矣,但我一直以为,一首诗最美的地方还是在于诗人的发自内心的真挚的情感。谁能说真挚的情感不是一种美呢?这种美,需要读者与诗人发生心灵的碰撞。

(板书:教我如何不爱她——情感美。)

师:本诗的题目是“再别康桥”,全诗表达了诗人徐志摩对康桥的什么情感?

生:依依惜别的深情。

师:诗人为什么对康桥如此留恋呢?仅仅是因为康桥的美景吗?我们不妨听听诗人自己的心声。

【幻灯片】

徐志摩的康桥情结:

康桥!你是我难得的知己!

康桥!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!

康桥!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?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《康桥再会吧》)

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;康河,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。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,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,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《我所知道的康桥》)

师:诗人将康桥视作自己的精神的家园,心灵的归宿。诗人在康桥获得了人性的启蒙。他对康桥的依恋,如同一个孩子对母亲的依恋。

师:但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情感并非一成不变,而是有所起伏的。

第一节重在抒发离愁,第二至五节抒发对康桥的眷恋之情,第六至七节又回到离愁,限于离别的惆怅。全诗的感情线索为“愁——乐——愁”。

师:不同的感情,朗读的处理方式也应有所不同。第一节要读得舒缓,第二至五节应该满怀深情,第六至七节要读得低沉一些

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声情并茂,不但读音准确,韵律协调,更重要的是读出诗人的感情。

好的朗读是对作品的再创作。下面,我想领略一下大家的朗读作品。你可以任选一节朗读,当然重在以声传情,以情动人。

学生朗读。

师生合作,配乐朗读全篇。

结束语:在优美的音乐声中,我们这节课也进入了尾声。《再别康桥》是徐志摩的代表作,集中体现了新月派对诗歌“三美”的追求。康桥之美,让诗人徐志摩爱上了它;《再别康桥》之美,让我们爱上了徐志摩的文字,爱上了徐志摩;文学之美,擦亮了我们看世界的眼睛,让我们不断发现美,创造美。。

板书设计:

再别康桥

徐志摩

纸上玄机——建筑美

          美     唇齿之间——音乐美     新月派“三美”

色之舞蹈——绘画美

教我如何不爱他——情感美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2022年5月1日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雨萍书房

作者:唐山市开滦第二学  张金波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